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文化與產業共舞—以竹山竹藝為例 (投稿991115全國小論文寫作優選作品)

綠能產業主宰未來--全國讀書心得寫比賽榮獲優選作品

每當媒體丟出一堆堆氣候異常、經濟衰退、油價高昂、人口增加,抑或物種滅絕之類的新聞或議題時,大多數的閱聽人可能腦海裡會跑馬燈似的閃過:『世界到底怎麼了?』的疑問,但卻少有人曾仔細想過釜底抽薪的解決之道。或許有人想要有所作為,但卻又苦於不知從何著手。在我閱讀本書之前,其實我也早已對[全球暖化]一詞耳熟能詳,但卻沒有什麼深刻的體認。總覺得自己相當渺小,能管什麼[全球暖化]與環保?能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不過,讀完本書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一點都不渺小,世界的事就是我的事,拯救地球我也必須盡一份力量。

雖然湯馬斯‧佛裡曼先生在書中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能源氣候年代』裏一些看似無解的難題,包括:能源供需失衡、失控的氣候變遷、獨裁的產油國家、能源相繼匱乏,以及生物多樣性消失等等。如果問題持續擴大而無解,那麼將來的地球及人類的未來生活可想而知會成為什麼模樣。然而作者湯馬斯‧佛裡曼認為:對挺身面對這些挑戰的國家而言,解決這些問題其實便是給自己機會。

我認為本書的確指引了我們一條絕佳的生路。如何面對問題?如何往前邁進?不能只是空想或喊喊口號,這種不痛不癢的做法充其量只是一種『綠色幻覺』而已。作者認為我們可以用能源互聯網打造新生活,更需要為綠色能源科技創造出瘋狂的需求及市場,同時,還要以利益為前提來制定法令、賦稅、獎勵或處罰,才能突破『綠色幻覺』,才能得到正向的結果,石油時代也才能因綠色能源系統的興起而終結!

例如,書中提及紅色中國能否成為綠色中國,中國領導人積極推動綠能科技,他們可以在十年內,把全部的二行程小型機車和摩托單車改成電動車,中國有4千萬輛電動小型機車和單車,晚上將電池帶上樓充電,或者路上也充電站服務,如此便能降低二氣化碳對城市的污染。以上這些敘述:我也由曾去過上海、蘇州、杭州的父親口中得到印證。反思台灣為何在路上常能看到烏賊車大量排放二氣化碳,政府難到無法立法來推動運輸電氣化?非集權化的政府應該也有些可行的方式才是啊!

在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裡,過去靠更多開採、更多消費及對資源的更多利用,現已無法再取得長久的競爭優勢了。當我們所在的地球要求我們對使用能源及天然資源付出成本與代價時,我們唯有比別人更綠一籌,才能取得致勝先機。然而,使綠色能源系統起飛的強硬推動者與法令制定者是誰?有這種公權力的就是『政府』。政府制定有遠見的政策,加上有效的執行力,便等同於『上帝之手』。國家領導者登高一呼,由上而下,必能清楚浮現市場商機,吸引綠能投資。綠色能源與綠能技術將成為全球標準與產業的主力,所以許多企業早就在進行綠化作業了。雖然企業為的可能僅只是綠能商機,不過資金與技術大量的投入,不僅綠化效率較高,而且也很有成效,世界可能終因綠能「商機」而獲得「生機」呢!

在政府大力主導下,科學家努力研究綠色資源及企業蜂擁投資綠能商機之際,我們也該盡一己微薄之力,做到天天都是地球日,大家一起投入環保,以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影響力,去實踐生活小事,譬如:汽車共乘、垃圾分類等、做好資源回收、節約能源、少肉多蔬果、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污染等等,這些小動作都能積少成多、積沙成塔。。而且政府與企業應該觀念重整與更新,訂定一個良好政策與法案,就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切記!『現在就做』才能挽救未來!

討論議題:

(一)綠色革命不是口號而是生存策略,台灣在綠色革命中能夠有何作為?

(二)當經濟發展與環保議題矛盾衝突時,政府應該如何調整經濟發展方向與腳步,避免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99年學測論說文:學校與學生關係

沒有暗礁的溪流要如何激起美麗浪花?靜海造不出好水手,有時候,衝突使事物更完善,使人類更加成熟。大法官站在「理」的角度,認為只要「理直」則「氣壯」,積極爭取本身權益是民主的表現,若不服學校處份,學生有權訴諸法律,李校長則認為此釋憲易造成師生對立,關係緊張,因為學校的出發點皆希望學生變好,或許囉嗦,但動機是好意。

我認為要理直更要氣和,凡事退一步思考,則一探手就是海闊天空,高中階段,女校的教官各個嚴格,緊繃的臉孔是冬日的寒氣,冰得刺骨、凍得扎人,學校的服儀規範特別嚴苛,衣服,內搭顏色、髮飾、皮鞋,仔細的程度令人髮指,小至耳飾大至服裝,每一項皆謹積慎檢視,進校門就好比入海關,讓人不安、緊張。

但嚴厲的措施下,學子們皆整齊清新,看著每個亭亭的少女,心裡有說不出的驕傲與認同。因此,即使教官要求入微,我仍甘之如貽「我始終相信:校規是為使我更臻完美,如果我問心無愧,服儀合格,就不必害怕教官的臨檢。

甘地曾說:「如果想改變世界,先把自己當成那個改變。」想要修改教條,不如先反省自己,檢視本身的態度作法,進而試想人的立場。余秋雨在 《 蘇東坡突圍>裡說:「成熟是一種圓潤而不刺眼的光暈,是一種不必理會週遭喧鬧的從容,是一種對自己的坦然。」我認為:成熟是站在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可以堅持己見,卻不故步自封。

傾聽,是一種謙卑,是一種學習,更是增進彼此和諧的潤滑油「學校和學生的關係,不是對立,不是緊張,而是似「探戈」的舞步,看似不合卻契合的讓人心折,交織成優雅的視覺享受,在一來一往中,積極找尋相融之道,激發絢爛的火花,讓彼此更致圓滿。

評分說明:
一 、開頭點出「衝突」未必是壞事,可使事物更完善,使人類更成熟。以下即循此線索發展,就學校與學生的關係加以論述與舉例,強調平和理性地處理衝突,在互為對方設想中彼此妥協,方是最具建設性的成熟態度。
二、文章結構堅實,論述入情入理,舉例貼切適當。在議論辨析的主調中,仍充分保留溫潤可親的情味。